笔记阁

第286章 曾经的靡靡之音

天才一秒记住【笔记阁】地址:bijige.com

第286章

曾经的靡靡之音

“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美酒飘香鲜花怒放……”

美妙的歌声从听音室的音箱中飘出,环绕着中央舒适的沙发。沙发上依偎着小两口,沙发比较大,小两口都挺瘦,即便都窝在沙发里,依旧不会显得特别的拥挤,倒是颇有些你侬我侬的幸福感。

王霏本来不是很喜欢这些老派的歌曲,这也不奇怪,这个年代的年轻人,没几个真心喜欢这些的,毕竟唱了太长时间了,有点唱吐了的那种感觉。

六零,七零后的孩子们从小就听着这些革命歌曲长大,无论是广播里,还是大喇叭,播放都是这些,城市里的孩子们对这些歌曲真的是耳熟能详。

再经典的歌曲也经不起这样的反复轰炸,所以这一代的孩子们又普遍对这些歌曲带着逆反,甚至把所有的这一类歌曲全部批为糟粕。

而且这些歌曲,代表了他们的童年,而那个年代,你懂得,苦难远远大于幸福,于是这些歌曲在他们的记忆中,自然而然地也就与苦难紧紧联系起来。

后世的论坛上,最讨厌这些歌曲的莫过于这批人。

但时过境迁之后,重新回味起来,又倍感唏嘘,唱着唱着还能掉眼泪,那真是,既叛逆又矫情。

一直到八十年代,邓丽君为代表的湾湾歌曲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盗版渠道进入华夏,最时髦的最有钱的青年人,开始用四喇叭,两喇叭,板砖录音机收听这些歌曲。

而华夏对音乐最敏感的帝都各大歌舞团和音乐院校,开始了对这样的歌曲的借鉴,涌现出了,苏小明,李谷一等一批国家队级的歌手。

然后就是这一批歌手的爆红,更有诸如程琳,成方圆等翻唱湾湾歌曲的歌手大行其道。

然后就引起了老一辈们看不惯,然后就是报纸上各种批判,将这些歌曲定义为“靡靡之音”,甚至专门下了禁令,但这依旧打不破人们对这些歌曲和歌手的喜爱。

在第一届春晚上,李谷一的《乡恋》在春晚上被数千通电话点播,她本人更是在一届春晚上唱了八首歌曲,创造了空前绝后的纪录。

自此,靡靡之音冲破了封锁,真正成为大众广泛接受,也被业内普遍认可的一种音乐形式,留下了不少经典长久地回荡在一代人的脑海。

那一次的封杀是王旭印象中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封杀,电台不许播放,电视不许录制,音像店不许销售,声势不可谓不浩大,但最终依旧抵不过人民的渴求,冲破枷锁,一飞冲天。

之后的差不多有三十年,都没有再出现封杀这个词,最多也就是几家公司互相串通,或者公司内部的行为,很少上升到官府了。

在之后,国家出台关于劣迹艺人的管理规定,才算是重新有了封杀这个概念,不过那又是不一样的东西。

毕竟有法可依,在这个框架下的各种处理,不过是规则的产物,并不会引发民众的不满,老百姓除了吃瓜,还是吃瓜罢了。

无论如何,九十年代都不是一个对传统经典歌曲很友好的时代,马路上随便你问一个年轻人,就没有不讨厌那些老古董的,不骂街就算好了。

但王旭还是推动了经典歌曲的重制,虽然没出名,但出钱出力的,做了不少的事情。

他觉得那些歌曲虽然是时代的产物,但经典的地位并不会因此而改变,趁着这些歌唱家还能唱,留下他们的美妙歌喉。

至少让自己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间为了某首歌曲充满毛刺的质感而感到遗憾。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工科生的华娱》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记阁bijig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重生做股神都市医仙,女总裁们最强救星在民族资产的路上开局抢天赋?我刨你家祖坟浮萍凡人的平凡一生踏准风口成巨富不当舔狗后,她哭着跪求我回来梦想成真却是1958穿越六零:丈夫带我进城了七零不做冤大头,下乡赶山娶村花我一堂堂演员绑定个曲库有啥用?NPC救命我只想躺平国运求生:娇弱的我靠幸运值带飞一人:拘灵遣将?亢金龙娘!视频通万界:开局猴哥上榜所有人偷听我心声改变悲惨未来官场小白到主政一方穿越七零,我带着养子跑路了重生93:拎着麻袋去捡漏重生入官场,草根变凤凰降龙传惊!天机门小公主又在摆摊算命全球资本家:从大学开始当首富臭弟弟,下山来祸害你师姐啊妻子不愿意给我生孩子却给情人生最强渔夫:海岛奶爸请你,记得我来过编外的特工我比神明还老假千金出狱后全家都被逼疯了被迫与校草做情侣离婚协议撕三次,带崽二婚他哭崩了说好演反派,你怎么假戏真做了?霸婿崛起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绝世神龙神级傻婿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