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阁

第三十四章 贾府惊闻

沧海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记阁biji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工部的大司空是三朝老臣殷象贤,年事已高,当今圣上宽待老臣,殷尚书一年中倒有小半年在家荣养。

工部实际上是侍郎李德康在主持大局,殷象贤致仕后,这位李侍郎铁定是要顶上去的。

李德康侍郎为人严正少言,公务上侍郎和员外郎隔着品级,自然没什么好说的。

再加上贾政不谙世情,只解打躬作揖,终日臣坐,形同泥塑,同僚中最不出众,存在感很弱。

李侍郎平时也注意不到他,充其量知道他是荣国公后裔,仅此而已,多年同衙话都没说上几句。

如今却特特的喊他过去说话,还能为什么,自然是为了他那个在楠溪文会上声名鹊起的侄儿。

官场上除了自己仕途,最重要的就是家族中是否有出色子侄,这便是后继是否有人了。

越是大家族便越讲究这一条,因为祖宗的余荫总有耗光的一天,为官者也总有仕途跌宕挫折的时候。

一旦被贬斥丢官,失去了屏障,家族中又后继乏人,一个鼎盛之家转眼就要败落下去。

所以凡是钟鸣鼎食之家,都非常重视后备子弟的培育,这也是一个家族长盛不衰的根本。

上一辈官场折戟沉沙,也只是一时低落,如族中有出众子弟,就不怕不能重振家声。

贾家一门双国公,是八公中最显贵的一家,但近年在朝野的影响力却与日俱下。

或许还有些不可言说的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贾门已显后继无人的窘迫。

荣国府这边贾赦贾政两兄弟,一个是纨绔败类,一个庸碌而无才干。

宁国府的贾珍也是贾赦一类的人物,飞鹰走马,淫秽奢靡,比其贾赦还要不堪三分。

至于下一代的贾琏、宝玉、贾蓉等都是上不得马,举不得枪,提不得笔,著不得文,废材得很是彻底。

贾门两国公在军中留下的人脉余荫,自己的子弟没一個有能为承接的,反倒便宜了金陵王子腾。

王家嫁了两女进贾家,换走了京营节度使、九省统制的高位。

而贾赦不过袭了空头的一等将军,贾政也不过一本遗奏当了个从五品的员外郎。

就此一桩早已成了神京权贵的笑柄,贾家子弟无能至此,丢尽了宁荣二公的脸。

如今贾家出了个诗书双绝的出众子弟,一下就引来了众人的目光。

那个贾琮据说很受嘉顺亲王的器重,而他一手咏梅词被文宗柳静庵评为可流传百世。

这才多大年岁,便得贵胄大家看重,未来前程注定不俗,只怕不出几年,贾家说不得要重显家声。

在加上贾家一门双国公的丰厚底蕴,要说那孩子前程无量,也半点不算夸张了。

而且最近宫里还传出流言,说太上皇最近喜欢一份新出的佛经,据说就是这位贾家子亲手写的。

这个消息就有些吓人了,比楠溪文会上那首咏梅词,更能拨动一些官场老饕的心弦。

早点烧烧冷灶,为将来结一份善缘,李侍郎这样的人物,自然是有这等韬略眼界。

而贾政只是个从五品员外郎,才思城府有限,却还没想到那么深的一层。

他在李德康的官廨聊了一盏茶的功夫,两人的话题不由自主的往贾琮那里拐。

一向严正的李侍郎脸带微笑,今天显得有些和蔼,总之整场清谈气氛很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一群原神coser穿到名柯世界之后》《我有一本进化图鉴[御兽]》《买活》《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炮灰的人生2(快穿)》《欢迎来到诡诞游戏》《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你们修仙,我种田》《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

新书推荐

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明风万里回到明朝当太子大明公侯汉家日月明末第一强藩异域人生宣和画卷贼三国唐时归五代十国一儒生娶个毛妹当老婆乌衣天下混在蜀汉当皇帝宗明天下晋枭大明之帝国再起樱花下的血刀大汉昌邑王从来没有的帝国明末龙腾纪元1701非洲帝国乱世妖娆王战国修罗传三国云飞扬大明小官人最终反击猎明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无赖帝师三流书童三国之帝统天下虚拟战线重生明末当皇帝淘宝大明大明至圣宦海风流少女与枪与异界三国之蜀汉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