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阁

分节阅读 100

《定国》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记阁bijige.com

。。

。。。。

看到此处,靖元皇帝不由皱了皱眉头。李道明上来这一句,就把林海录定成这样的大罪,难道这林海录当真是如此的败坏

脑子里转过这个念头,便往下看去,只见折中把他进了武陵城之后的种种见闻,一一写在其中。及至林海录擅闯钦差行辕,行辕中行凶杀人,还有城中风言风语的谣传,一件一件,一桩一桩地记录的详实,更在附录中附上了街头流转的印文。。

靖元帝初时看得心头火起,继而看罢那附录中的印文,不由地又笑了。

轻轻地把折子放在手边,默默地权衡了一回,嘴里便轻轻地说道,“若真是如此,这林海录处个腰斩也不为过。。居然勾结军人,民财,此举与强盗已然没有分别。必是平时蛮横久了,才有这些为。否则,断不至于如此大胆。。。”

心里又盘桓了一回,才拿起林海录的奏子看了起来,只见奏上写道:

臣武陵府转运使兼领提刑、安抚司林海录谨奏:具钦差大人李明道,滥用私权,飞横跋扈,有违圣命,恶意索贿等十罪事。。。。

奏折中先是自请了弹讼同僚之罪,继而把李道明在武陵城,如何借机贪敛;如何滥抓善良;又如何威逼开府大臣的事情,一一明辩了一番。更指出,擅闯钦差行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并在折中请罪。。

靖元皇帝一一读来,心里便起了狐疑。。。如果李道明真如林海录所说,那李道明的话,倒是信不得的。这可真是有些为难了,倒底是谁对谁错呢。。。

歪着头想了想,二本折子往外一推,这才对郭德道,“把政事堂里的几位爱卿叫来,御史中丞徐子敬,也叫递牌子请见。都先到洪德殿,由二位皇子领着,在那里先议议这折子。跟他们说,滋事体大,要着实地议。。”

说罢把奏折一指道,“朕随后便到。。”

郭德便捧了奏折退出来,先请二位皇子去洪德殿里去候着,这才往禁中叫来了胡相爷、祝相爷、还有几位平章侍郎。御史台不在禁中,便着了一个小太监去传徐大人进来。。

等徐子敬慢慢地进来,洪德殿里早就议了半天了。。

徐子敬做为御史中丞,这件事情,他早就是知道的。林海录并不是什么好人,他心里清楚的很。但,在朝中做官的,哪有几个好人只不过,有些人太过份了一些,有些人掩饰的好一些而已。。

在朝中做官,与是不是好人,关系并不是很大。若是太子爷一力想保,皇上那里又下不来决心,这场事,最终也是要不了了之的。。。

眼睛扫过左相吴台铭,右相祝天宫,还有政事堂里的几位权柄极重的侍郎,徐子敬才对太子爷行了君臣的跪礼,又与众人打了招呼,便立在下首,默不声。。。

论官品,他是正三品;便是比起政事院里的几位侍郎,官品还要小了一级,比起吴台铭与祝天宫,更是落了二级。这样的场合,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自己参与的,但这次是御史台的人,动的本章,也正因为此,所以才找自己来。。

第一百八十四章,苏一,你留一下。

太子爷看徐子敬微笑道,“李道明的本子,你应该已经看过了吧”

徐子敬年纪有些大,已经向皇上递了请辞表,只是皇上那里一直留中不发,盖因中丞的人选,没有选好的缘故。、。所以徐子敬只想全了名节,根本不想参和到太子与二皇子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之中。。。

因老态地说道,“看过的。。”

“御史台有直奏的权力,可这折子怎么又到了二弟的手里,由二弟上奏呢”太子这话问得轻,但话里的意思,却是直奔他这个御史中丞而来的。。

徐子敬是老臣,什么风浪没有见过,见太子爷问起,便轻轻地回道,“吴王正巧在御史台走动,看到了这份奏折,因是明发的折本,只需呈上便可,吴王体恤老臣年迈,才说要代禀的。。。”

太子见没有问倒徐子敬,知道从他头上挑出赵允的错,是比较难的,便仍回到在议的话题上道,“这是林海录的折子,你也看看吧。。。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在这里都议了半天了,你是老御史了,没什么能瞒得过您的眼睛,您给看看。。”

徐子敬老脸不动声色地抖了抖,双手上前接过折子,走到亮处,慢慢地读了起来,这一读就是半刻钟的时间。。

看是早就看完了,但心里却在考虑拿个什么主意,思来想去了一番,还就是不参与的态度,才是最好。。便合了奏折,一边递还给太子,这才道,“李道明身为御史,一向清洁自律,林海录在折中所说,恐非事实;只是,说句失心的话。这人心隔着肚皮,李道明以前自律,并不代表以后,这次变没变,那也难说。这事,还需详查。。”

太子看了徐子敬一眼,暗骂了一句老狐狸,但脸面上却不敢太给他难堪。。便道,“都议议吧。。”

赵广是太子,在这殿上,便是个君的身份,因此才有这亲指使的语气。他这话一出去,一时之间,这大殿上,便分做了二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直到靖元皇帝在一簇太监的拥护中走进大殿时,众人才伏地歇声。。

三呼万岁之后,靖元帝一摆手道,“都起来吧。。。议得怎么样了”

太子刚站起来,一听皇上动问便立刻上前道,“刚才几位院事也都议过,都说李道明便是在京中,也净多跋扈,只怕林海录说的是真话。徐中丞也说,并非没有可能。。”

靖元帝听了,哦了一声,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赵允也连忙上前道,“中丞大人是说李道明一直以来,都是清正严明的。。儿臣这里也以为,若是钦差大人的话,也信不过,那这满朝之中,还有谁得话可以信”

赵允有一句话没有明说:若是皇上亲自委派的钦差大臣说话,都没人相信。那不是皇上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子吗

二人这一挑起头,几位侍郎便也议了起来,无非是各执一词,各说各的理。。。反正是扯不清楚事情的真伪。。

靖元帝没了主意,便把目光看向徐子敬。。“徐爱卿,不要闷不做声嘛。。叫你来,就是要听你的想法,你也说说。”

徐子敬这才行礼道,“是。。依老臣看。这各自说的,都有各自的理。倒不如让二人再上奏折,把实证呈上来。。好过这样争论。。”

靖元帝正烦大家各执一词,一听这意思,却正合着心意,便道,“嗯,就按徐爱卿的意思办吧。朕在二人的折子上加朱批,仍旧发回。让他们好好地再写折子进来。。”

说罢,摆了摆手,阻住众人的说话,道,“道乏吧,苏爱卿留一下。。。”

二位皇子见皇帝不想在这话题上过多讨论,便一齐辞了出来。。

苏一以为皇上单独把他留下,是要问他林海录的事情。。自己仲秋的时节,曾经回过一次武陵,恐怕皇上是想从他嘴里得到确实的消息。

只是自己应该怎么回呢站在二皇子的立场上,自己应该是要说些林海录的坏话才对;但政事堂里,自己还在吴相与祝相之下,便是中书省里的几位大臣,自己的职份也是最低的。这枪打出头的鸟,自己今天进言,进得好,那是取信了二皇子,若是一个不留神,只怕倾覆也只在旦夕。。。

这与刚才争论的情形,可是有着天差地别的差异啊。。

正想着这些,皇上开口道,“朕闻你有个弟弟叫苏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佛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记阁biji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清末土司王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朕,剩者为王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我家娘子太体贴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玄天宗修行记事金玉满唐乱世种田日常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宋小农民我在三国逆转乾坤臭县令朕怀孕了最狂上门女婿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继兄不善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大唐小说家朕,乃万岁!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带着美女闯三国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HP)Forgive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我在异世界召唤谍海无名倒拔三国明末:边军不退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谍战风云录: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