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回到家中,苦思冥想,对当前京城的情况做了一番调查,又拟定了详细计划,四天后的早朝,于谦进谏:“太后,微臣认为,皇上亲征,完全是宦官王振怂恿,所以,臣请求将王振诛九族,以平息民愤。”
此言一出,众大臣无不随声附和,拍手叫好,这王振才是导致皇上被俘的罪魁祸首,多年把持朝政,搞得人心惶惶,现在于谦提出灭门,正是大快人心。
太后道:“准奏!”
于谦又提出几项稳定军心的措施,太后皆准。
接下来的五天里,于谦与百官商议,决定联名上书,请求太后改立郕王朱祁钰为帝,遥尊被俘的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帝。
五天后的早朝,文武百官联名上书,于谦进谏道:“臣以为瓦剌军队之所以势如破竹,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以皇上做要挟,社稷为重,君为轻,所以臣与百官请求立监国郕王为帝,遥尊皇上为太上皇。这样瓦剌军首领也先的阴谋就不能得逞。”
太后道:“所言甚是,准奏。”
于谦又道:“臣认为历史上没有常胜将军,请求释放逃回的原大同副将石亨,并加升官职。另外再三答应中挑选十万精锐,分十营团练,以备紧急调用。以京城的火器部队、骑兵部队来镇守大同、宣府、居庸关、紫荆关等重要关口。”
太后听后点头道:“准奏,另外封石亨为京师总兵官,统一指挥京师步兵部队。”
众官跪下齐道:“太后圣明。”
朱祁钰登基后改年号为景泰,是为明代宗,他封于谦为兵部尚书,授予于谦提督各营兵马重任,命在京的各营将领皆接受其节制,将士凡有违抗军令者,于谦有先斩后奏之权。
瓦剌军即将打来,于谦注意提拔一批有才能的将领,将萧觊飞他们也编入队伍。同时,从各地调来兵力,日夜赶造武器,装备军队。在北京周围。布置兵力,严把九门,注意日夜操练军队,迅速地提高战斗力。随后两京、河南、山东等地的勤王部队也陆续赶到,于谦严整军纪,并选拨新进将领操练军兵,分守九城,并命令边防部队加紧修固沿边大小关隘。
这样,逐步形成了一个依城为营,以战为守,分调援军,内外夹击的作战部署,准备与瓦剌军决战于北京城下。
于谦随后又解决了粮食、兵力等问题,动员所有群众,又确定作战部署,准备与瓦剌军决一死战,全京城陷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
一个月后,瓦剌军挟持被俘的明英宗大举南下,攻占紫荆关,随后抵达北京城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记阁【bijige.com】第一时间更新《无情风雨多情泪》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