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阁

第26章 十三粒粮食

天才一秒记住【笔记阁】地址:bijige.com

奏报自然是要写的。

而且按照杨宪估计,在接到奏报后,朝廷方面也将很快派出巡查御史前来核验成果。

衙署书房里,点着宁神的焚香,淡淡的香气沁人心脾,让人闻之感觉十分舒服。

杨宪手里拿着一支透着古香古味的毛笔,这支毛笔还是他的前身在翰林时,刘伯温所赠。

书桌上铺着一张张裁剪得约莫四个手掌大小的宣纸。

杨宪正动笔认真写着字。

不要误会,他并非是在写扬州大丰收的奏报,这种工作上的琐事丢给鲁明义就成,自己只要负责最后的审核即可。

微风透过窗户吹得一张张宣纸翻飞,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也让人看清楚了其中第一页上的文字。

“红楼梦!”

第三个新手宝箱非常倒霉,开出来的竟然是一本现代人民文学社出版的红楼梦!

本着不能浪费的原则,反正近些日子闲来无事,杨宪便开始准备将其誊录下来。

不得不说,杨宪不愧是翰林出身,一手小楷写的十分漂亮。

这种已经融入肌肉的记忆,也跟着继承了下来。

谁想秦钟趁黑无人,来寻智能。刚至后面房中,只见智能独在房中洗茶碗,秦钟跑来便搂着亲嘴。智能急得跺脚说:“这算什么呢!再这么,我就叫唤了。”秦钟求道:“好人,我已急死了。你今儿再不依,我就死在这里。”

杨宪笔下“写”的正是红楼梦第十五回,秦可卿的弟弟在水月庵与尼姑智能儿偷情,而后被贾宝玉抓个正着,智能儿羞得趁着夜色逃走,而贾宝玉则是留下来和秦钟算了一夜不可描述之帐。

虽然杨宪前世只在学生时代,浅浅读过一遍红楼,可对于这段剧情却是记忆犹新。

..................

另一边。

京城。

朱慡在回京后,一刻不敢停歇,立即是悄悄进宫。

将扬州之行的所见所闻,全部告知朱元璋和朱标。

沥青路毕竟没有亲眼所见,朱元璋他们只是听朱慡转述,感受到的震撼还不那么大。

可亩产1500斤的水稻,着实将他们震惊了。

要知道几个月前,他们讨论的还是,杨宪口中的新稻种的亩产产量是否真的能够做到翻翻。

雪花盐一事之后,对于杨宪,朱元璋和朱标父子已经达成了共识,只要今年扬州能够正常秋收,产量哪怕只是增长一点,他们也会找个由头,不会治杨宪的罪,同时也能顺便堵住众大臣的悠悠之口。

可哪曾想到,杨宪直接给他们来了一個王炸。

我的乖乖,亩产产量整整翻了五倍!

没能比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更加明白其中代表的意义。

听着儿子朱慡的汇报,朱元璋竟然有些走神,脑海里莫名回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濠州钟离太平乡,孤庄村。

当时村东头有一户最穷的农家,家主叫做朱五四。

古时候,人再穷也要生孩子。

因为孩子就是劳动力,十岁出头的便已经能下地干活了,再小一点的,打打猪草喂喂家畜,也能为家庭减轻不少负担。

这朱五四也一样,一连气连男带女就直接生了八个,名字从重一到重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记阁bijige.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朕,剩者为王大明风流我在水浒做奸商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朕,乃万岁!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我在异世界召唤玄天宗修行记事春枝缠乱世种田日常继兄不善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谍战风云录:大宋最狂上门女婿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谍海无名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金玉满唐带着美女闯三国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倒拔三国大唐小说家明末:边军不退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宋小农民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臭县令朕怀孕了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