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阁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功德圆满 终章(第1/2页)

笔记阁【bijige.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有君子》最新章节。

大楚天下,开国十年,乃历两朝天子,定都长安。

大楚的开国天子便是原大汉徐州牧陶谦。

其登基那一年已经是七旬高龄,在这个年纪坐上开国皇帝位置的,不可说是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

陶谦以年迈之姿登基,立时五载,寿终正寝,传位于皇世孙陶寂。

陶谦谥号武帝,亦被后人称之为楚高祖。

其时陶寂年幼,年纪仅有十三岁,按照高祖遗诏,由其叔越王、领骠骑大将军的陶应辅佐,代理朝政,太尉郭嘉,大司农陈登共同辅佐之。

大楚虽国泰民安,百姓生活富足,但第一任皇帝年老多病,登基没几年便已驾崩,第二任皇帝登基时又是年幼稚子,辅佐其的皇叔虽然心善,但能力相对平庸,而郭嘉虽然尽心尽力,但在威望上还是差了一些。

年幼的天子登基,有一些当年辅佐陶氏开国的徐州和金陵大族的权臣,就多少有些蠢蠢欲动之意,想捞些好处。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从北疆之地,传来一纸请奏之书,奏书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请天子陶寂调益州牧,武乡侯,左将军诸葛亮入朝,并赋予司徒要职,与司徒郭嘉共同理事。

武乡侯诸葛亮在蜀期间政治卓越,不但将西川治理的井井有条,还平定了南蛮,剿灭周瑜余众,可谓劳苦功高。

那封表面上说是请奏的书信,但其信中言辞凿凿,不容质疑,当中不免充满了对朝廷指手画脚的霸气之语。

但很是奇怪的是,这封突兀的、对朝廷指手画脚的书信,被扔到朝堂上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人敢出言反对,更是没有一个人敢对此有所微词。

说原因,也非常简单,就是因为这信笺乃是由楚国建国之时,乃立的护国太平王亲自发过来的。

而护国太平王人虽不在中土,但其赫赫王威犹在。

而归属他的封地,南京城,也就是昔日的金陵城,至今依旧是他的封底,无人敢有不服。

镇守大汉十三州的武将和兵马皆其嫡系,他一句话就可以在中土掀起无数硝烟。

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即使他不在中原,但若他现在直接参与中土内事,也无人有能力可以阻拦。

……

斯卢国。

楚朝的远征大军在陶商的带领下,长驱直入,进入了斯卢国的地界,也就是历史上日后的新罗国境。

但是现在这个时间段,新罗还未曾开国,眼下的斯卢虽然在名义上算是一个国,但实际上其实还是处于部落阶段。

生产力跟目下的楚朝境内比,可以说是低的可怜,在陶商等汉族人的眼中,这些家伙跟臭要饭的没什么区别。

汉军前些年,已经平定了西域三十六国,护国太平王的名声除了中土之外,已经远播于塞外诸地,大汉周围的番邦异族各个胆颤心惊。

一听护国太平王的名头,连小儿半夜都不敢啼哭了。

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抵抗,汉军便平定了斯卢国,

陶商在许褚和司马懿的保护下,走进了斯卢国的王帐。

进入了王帐之后,陶商转首四下看了看,然后来到主位前,竖剑坐下,感慨道:“这也太破了……”

许褚哈哈一笑,道:“知足吧,这地方的人穷的叮当响,一见咱们的兵马杀进来,连抵抗都不抵抗,直接就投了降,某家还琢磨是因为点什么……原来是指望着咱们能给他们分些口粮呢!”

陶商长长的叹了口气:“那些投降的人怎么样?可还恭顺?没起什么猫腻吧?”

司马懿笑道:“这块的人都是老实的紧,跟咱们中土的人比,着实是既朴实又忠厚,各个都是实诚君子。”

陶商淡淡一笑,自言自语的道:“实诚君子?两千年后人家可牛逼的紧了,全身上下什么都是假的。”

司马懿没太听清楚,不由“啊?”了一声。

陶商笑道:“仲达,你跟我在外面也漂泊了好几年了,如今你年纪也不小了,不妨回中土,到朝廷中去,那里是你该待的地方,是时候去建功立业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春枝缠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明末:边军不退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金玉满唐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带着美女闯三国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最狂上门女婿朕,乃万岁!继兄不善我在异世界召唤大明风流倒拔三国我家娘子太体贴大唐小说家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乱世种田日常玄天宗修行记事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臭县令朕怀孕了清末土司王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谍战风云录:大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