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记阁bijige.com
第100章
回家的待遇
“出水了,沙老爷子,孙队长,打出水来了。”
就在孙向阳愣神之际,刘春花从外面冲了进来,激动的说着这个好消息。
别看刘春花一直坚信肯定能打出水来,但这两天打井队里可没少有人说怪话,说她宁愿相信一个外人,也不相信自己打井队的人。
可想而知,刘春花承受着怎样的压力。
不过,随着打出水来,一切乌云都随之散开。
所以她这会甚至有种喜极而泣的冲动。
“真的出水了?”
旁边,沉稳如沙老爷子,声音都带着一丝颤劲。
“对,真的出水了。”
刘春花用力点头。
“好,好啊,向阳,今晚咱爷俩好好喝两杯。”
沙老爷子自然不会忘记谁才是打出水来的最大功臣。
虽然他年纪大了,没几年好活,但也希望沙坪坝的人能过上好日子。
而这口井,对沙坪坝的人来说,就是最大的希望。
“出水怎么样?是甜水吗?”
孙向阳问道。
沙坪坝缺水,缺的可是甜水,而不是苦水。
“是甜的,老马说他尝了,就是甜的,现在石层还没有彻底打穿,不过从渗水的力度来说,水量肯定小不了,接下来打井队准备先静置一天,看看情况,然后把出水点堵起来,准备扩井,最后再彻底凿穿石层,尽量往下打。”
刘春花像汇报工作一样,说着接下来的打算。
这口井,可是关系着沙坪坝五百多口人的吃水问题,以如今的井的直径,蓄水量未必能满足。
而沙宏成可是见过双水湾那号称能流传百年的孝先井,自然不愿意被比下去。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要求往大,往粗了打。
这里面除了面子,还有被缺水搞怕的心思,好不容易打出一口井,自然也希望能供沙坪坝吃个几百年,被后代子孙铭记。
因此,扩井是必然的。
甚至对于打井队来说,以前也经常这么做。
没有电,自然也就没法使用抽水泵,如果井口太细,一次只能一个人打水,按照沙坪坝这边的人口,最起码百多户人家。
基本上,家家户户每天都要来打水。
一个人打一担水就算只需要一分钟,轮一遍就得两个小时。
这还只能打一次,问题是一担水,根本不够一家人每天的消耗。
至于说把时间平分出来,同样不现实。
如今生产队可是同时出工,家里没闲人,总不能正干着活,你回家打水吧?
因此,井口一定要大,最起码能供三四个人同时打水。
这样也能大大减少时间的浪费。
不过这些,却不需要孙向阳来操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