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相国》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记阁bijige.com
人,王继文会意,道:“你们都下去吧。”
王继文等家人们退下,才道:“大事不好,阚公,您替我想个法子吧。”
阚祯兆问道:“制台大人,我不知道您到底有什么麻烦。”
王继文奇怪地望着阚祯兆,问道:“阚公真不知我有什么麻烦,您为何急成这样”
阚祯兆说:“水至清则无鱼。不论哪省巡抚衙门,只要朝廷想查,总会查出事来的。我急的是这个。”
王继文点点头,叹道:“阚公所言极是。陈廷敬是来查库银的,我们云南库银账面上尚有一百三十多万两,实际库存只怕没这么多。”
阚祯兆问道:“这是为何”
正说着,杨文启进来了。王继文请杨文启坐下,说道:“阚公您是知道的,云南过去靠朝廷拨银两,撤藩之后不拨了,虽说不需上解朝廷库银,但协饷每年都不能少。我王继文之所以受皇上恩宠,就因能办事。我每年协饷都不敢落于人后。”
阚祯兆这下明白了,问:“所以您就挪用了库银”
王继文低头叹道:“正是”
阚祯兆急得直拍双膝,道:“这可是大罪啊”
王继文说:“我原本想,各省库银朝廷不会细查,我一则可以拆东墙补西墙,二则今后设法增加税赋来填补,朝廷不会知道的。”
阚祯兆问:“藩库里的银子,到底还有多少,制台大人心中有数吗”
王继文望望杨文启,杨文启说:“估计还有四十万两。”
阚祯兆惊得合不拢嘴:“天哪,差九十万两制台大人,我替您效力快三年了,您可从来没有向我交过底啊”
王继文摇头道:“王某惭愧我知道阚公是个正直人,不敢让您知道这些事情。”
阚祯兆长叹一声,说:“如此说来,制台大人只是把阚某当个摆样。”
王继文道:“圣人有言,君子不器。阚公您是高洁清雅之士,钱粮俗务都是杨文启在操办。”
阚祯兆说:“好个君子不器既然如此,你三番五次请我到巡抚衙门里来干什么”
王继文道:“王某坦言,巡抚衙门有了阚公就有了清誉。我虽然把您请进来做幕宾,但官场总得按官场的规矩来做。”
阚祯兆甚是愤然,却禁不住哈哈大笑,道:“我阚某自命聪明,不料在制台大人面前却是个聋子、瞎子、摆设想那吴三桂,对朝廷不忠不义,对我阚某却是至诚至信。”
王继文羞愧道:“阚公切勿怪罪,王某不是有意相欺还请阚公万万替我想个法子,暂且躲过此难。日后您怪我骂我都行。”
阚祯兆起身道:“制台大人既然另有高明相托,您还是让我回家去吧。”
王继文站起来央求道:“真正遇临大事,非阚公不可。阚公不能见死不救啊”
阚祯兆拱手道:“制台大人,您还是让我遁迹江湖算了。不然,等陈廷敬到了,我知情不报,有负朝廷;实情相告,有负制台大人。”
阚祯兆说罢,拂袖而去。
陈廷敬的马车快近昆明,天色渐晚。他吩咐不去巡抚衙门打扰了,就在官驿住下。马明飞马前去,没多时打探回来,说进城处就是盐行街,官驿也正在那里。十几个人都是百姓打扮,径直往盐行街去。珍儿男子打扮,仗剑骑马,随着陈廷敬马车走。刘景支吾道:“老爷,我同马明有个不情之请。”
陈廷敬问:“什么不情之请说吧”
刘景望着马明,马明只是笑。两人都不敢说,望望珍儿。
珍儿笑道:“他俩呀,想请老爷教他们下象棋”
陈廷敬听了很是高兴,道:“你们感兴趣好啊,我正愁出门没人陪我下棋哪”
大顺笑了起来,说:“他俩哪是什么感兴趣啊,是稀罕皇上赐的玻璃象棋,说那不知是怎么做的,光溜光溜,清凉清凉。”
陈廷敬哈哈大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