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阁

第四十三章 初九

李青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记阁biji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夜袭劫营无意中引发难民暴动,南郑城下的敌军被一网打尽,贾诩的计策起到了超出想象的效果,收拢残部之后,你下令......】

【一、敌军四散而逃,当策马袭敌,乘胜追击。】

【二、立刻领军堵住米仓道,让刘焉片甲不得回蜀地。】

【三、回城休整,静观其变。】

【四、自由模拟】

出于私人恩怨,徐嘉树选择了二。

他忍刘焉很久了,既然这个老东西大老远来找死,自己没理由不成全他。

而所谓的堵住米仓道,当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堵住,而是只需搞定刘焉的运粮队即可。

这些人从绵竹出发,一路上人吃马嚼,经过崎岖难行的蜀道给益州军前线运粮,徐县令心善看不得他们吃苦,干脆日行一善,把粮食全部没收了。

嗯,只是一点合理的劳务费而已。

......

徐嘉树带着死里逃生的七个小伙子进城,经过一晚上的冒险,六个回到南郑的新晋什长纷纷表示自己要回家休息一会,唯有杨昂看起来依然没有半点困意,徐嘉树便让他去挑选将士,自己则回府找贾诩商量。

“!@#¥......”,徐嘉树仔细地描述了昨晚的经过,把腰间剩下的酒一饮而尽,“就是这样了,我打算领军堵住米仓道,使刘焉老贼死在此地,不知文和兄以为如何?”

贾诩的脸色无比精彩。

原以为就算天时地利人和兼备,最多也不过让他们这支劫营小队成功放一把大火,没想到对手营帐的火没点起来多少,倒是把难民这把火点起来了。

只是事后转述,都能感受到那股席卷一切的力量。

“当真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贾诩叹道,深感自己还是要学习一个。

“不过”,他消化完这个战报,对徐嘉树的下一步计划有些看法,“子茂当真要赶尽杀绝,却是很难。”

如果不是昨夜的战果过于惊人,贾诩对这個计划的真实评价应该是【痴人说梦】才对。

刘焉是傻子吗?

有可能是,但他手下的将领们一定不全是,尤其在军事上。

粮道的重要性是如何强调都不为过的。

贾诩敢肯定,得知消息之后,所有进犯汉中的敌人,不管是禁军还是益州兵,都会全速回防南郑以防粮道被断,绝对没有第二种可能。

若是此时南郑城里有一支精兵猛将,尚且可以寄希望于他们争取到建立防御阵地的时间,可惜大部分士卒投军不到一年,继续打打守城战还勉强,出城与对手野战根本不可想象。

反正让他贾文和来指挥,是做不出这种操作的。

旁观的徐嘉树听完这番分析,暗道自己还是想得过于简单了——就算益州兵覆灭,一旦涉及到粮道这种命门,禁军会毫不犹豫地和刘焉站在一起。

但是选项出现的时候贾诩又不在身边,只能说这波自己是被系统抓了个timing......

骰子已经掷下,徐嘉树只能看模拟中的自己会怎么做了。

只见徐嘉树对贾诩刚要说些什么,刘营出现了。

长公主殿下整夜没睡,衣衫和发髻都凌乱不堪,一路小跑过来抱住他不肯撒手,徐嘉树闭上眼睛享受了一会儿难得的温存,才指了指一旁的贾诩,“光天化日之下,怎么有人调戏良家少男?”

刘营狠狠锤了他一拳,红着脸到一旁整理头发去了。

作为一个年近五十的过来人,贾诩内心毫无波澜,只是看向徐嘉树,等着他的答案。

“我意已决,请文和替我守住此城!”

徐嘉树撂下这句话,匆匆地离开了。

没有人知道这位经过数年战争洗礼的徐县令要干什么,即使做出选择的玩家本人也不知道。

......

南郑城下的事迹迅速传遍了整个益州军,幸存的严颜第一时间向刘焉通报了那夜的经过。

这位被称为“益州天子”的宗亲当场意识到,自己的麻烦大了。

他倒不是认为自己会死在汉中,而是一手培养的嫡系覆灭之后,能倚仗的军力就只剩下难以掌控的禁军,那益州和汉中以后还姓刘吗?

但为了夺回粮道,又不可能不告诉他们......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金玉满唐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乱世种田日常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HP)Forgive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春枝缠明末:边军不退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我在异世界召唤我在水浒做奸商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朕,剩者为王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我家娘子太体贴倒拔三国带着美女闯三国清末土司王玄天宗修行记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大明风流最狂上门女婿臭县令朕怀孕了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大宋小农民朕,乃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