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阁

第60章 老骥伏枥,士为知己者死

《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记阁bijige.com

郑平不以郡丞自称,却以晚辈自居。

这无疑给了荣贞这样的乡野隐士足够的尊敬。

尤其是那个“郑玄之子”的身份,在荣贞眼中可比郡丞的身份要亲近得多。

这青州的士人,又有几个不钦佩郑玄的?

郑平这明显是在用郑玄的名气,来安抚荣贞这样的乡野隐士。

而这一招,对荣贞而言也出奇的有效。

“素闻老先生精于实务,只因官吏腐败,而不得不归隐山林,与这山水作伴。”

“如今世道混乱,刘府君有意以七尺之躯,扫清这乱世险恶,只恨人才难寻。”

“老先生虽然年近七旬,但心存百姓,不忘我等士人根植于内心的治国平天下之心,如何不让晚辈钦佩?”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刘府君求贤若渴!不知老先生,是否愿意以这烛火残躯,照亮这笼罩平原郡的黑暗呢?”

郑平郑重一礼。

自前朝戴圣开创今文经学起,儒家不少的士人都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着极其浓郁的理想主义。

然而,自光武中兴至明章之治后,汉政权开始由盛转衰,外戚开始掌控政权,国家的贤良纷纷陷入了朝堂上的政权斗争漩涡。

以至于社会再次陷入动荡,国家体系和道德人伦分崩离析,士人一旦惹上祸事,轻则削官罢免,重则株连九族。

有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士人,施展不了抱负,反而过着蝼蚁一般的生活。

理想的幻灭,死亡的威胁,加剧了士人对人生的幻灭之感,在这样动荡的岁月中,士人难免滋生出人生无常的感慨。

即便是如郑玄一般的士人,都选择了不问仕途,著书立说。

亦有更多的如荣贞一般的士人,没有著书立说的本事,又不能出仕经世致用,只能将满腔的愁情寄情于山水之间。

魏晋玄学的出现,亦是士人想要超脱于现实人生,在这之外去寻求安稳的表现。

郑平深知,如荣贞这样的隐士,并非真的甘心归隐山林。

只是残酷的现实,将心中的理想驳斥得一文不值。

倘若真的不想掺和世事,荣贞又怎么可能在识破了邓旭用意后,主动去帮助邓旭聚拢黄巾的民心?

若按常理来论,让一个近七旬的老者出仕,是很令人不齿的。

都近七旬了,还要让其劳累,以烛火残躯照亮黑暗,这不等于在让荣贞死于任上吗?

但郑平更清楚,将军马革裹尸、壮志犹存,士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对于荣贞这般心怀天下的隐士,与其让其老死于床榻之间、默默无闻,不如让其燃尽余热,供世人瞻仰。

郑平的郑重邀请,顿时让荣贞愣在当场。

荣贞怎么也没想到,郑平会邀请自己出仕,还说出了诸如“我等士人根植于内心的治国平天下之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烛火残躯,照亮黑暗”的励志之言。

常言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知遇之恩,亦当涌泉相报。

“康成公之子,果然非常人也!”荣贞忍不住老泪纵横:“若刘府君不嫌老朽年迈粗鄙,愿效犬马之力!”

荣贞没想到,自己年近七旬,已经到了活一天算一天的年龄,竟然还能遇到如郑平这般洞察人心的后生。

坚持了一生的理想,学了一辈子的经学,本已经有了死于山水之间,超脱于世的觉悟,却在这生命的倒计时中,遇到郑平的邀请。

何其幸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神纹本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记阁biji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朕,剩者为王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谍战风云录:大宋我在异世界召唤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朕,乃万岁!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玄天宗修行记事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金玉满唐倒拔三国继兄不善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臭县令朕怀孕了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我在水浒做奸商最狂上门女婿谍海无名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带着美女闯三国大唐小说家(HP)Forgive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