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阁

54 、个体户

争斤论两花花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记阁biji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年初结束上山下乡,浩浩荡荡的知青大军扎堆回城。他们面对的社会环境与当初全然不同。

找不到工作机会,找不到结婚对象,让许多人苦闷。

许多农民也获得了进城务工的自由,与返城知青争夺就业机会。

城市中的待业人口越聚越多。

这些被社会抛出正常就业领域的‘闲人’,无奈之际操起了个体户这个为社会所不齿的行业,可谓逼上梁山。

随着1980年初,国家颁布了《关于城镇个体工商业户登记管理若干规定》,整日提心吊胆生活在投机倒把阴影下的个体户们暂时松了口气。

夏初6月,中央提出,“鼓励和扶持个体经济适当发展,不同经济形式可同台竞争,一切守法个体劳动者都应受社会尊重”,给了掘到第一桶金的个体户一颗定心丸。

许多个体户,都是在菜市场门口,寻一块空地,在此地摆摊售卖一些蔬菜、日用品、小吃,衣服,鞋子,大多没有什么组织,也没人管理。

甚至还有苏明下面的二道贩子公开卖起了手表、计算器。

个体户,最初就是待业青年、黑五类的代名词,听着刺耳,看着刺眼。

但偏偏就是他们,趁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年代,市场上物资匮乏,赶上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波,搞着了大钱。

他们练摊、倒服装、倒电器,把广州的东西运回内地卖,就凭跑个差价,成了万元户。

而公务员的月薪也就七八十元。

与其说他们抓住了机遇,倒不如说是机遇抓住了他们。

这场淘金运动,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的个体户们,经过了岁月的大浪淘沙,有的成为叱咤风云的财经红人,有的依然耕耘在创业的路上,有的销声匿迹没了踪影……

他们,是一个时代的的号角、张扬与狂放,但不是休止符。

随着的个体户兴起、大喇叭开始放港台歌曲,女生开始穿裙子、老外拿着摄像机满大街胡同溜达,这些社会新兴事物的出现,无不挑动着青年人的欲望。

生活虽然依旧,可去南方见识过的人,看着最早出现“三来一补”的东莞、广州,套取大把外汇,开着小摩的,穿着花衣服,陡然让人们的内心开始了躁动,总想把计划、规矩来个打破。

处在中国内外交困的焖烧之中,向外改变的出路,把城市的人搞得躁动不安,那就是一种捆绑之后的挣扎,黎明之前的黑暗。

大家看到了一种希望,一种让人能够翻身解放的希望。

进入十月份,苏明已经俨然成了整个华北地区最大的二道贩子,电子表、计算器、衣服、磁带,这些每天的流水就有五六万,每天都有五六千的纯收入,开始为钱藏哪里而发愁。

苏明穿着黑色皮夹克,发亮的牛皮鞋,抽烟都是5块圣火,可是依然禁不住心里发愁,挠着脑袋问李和”哥,你的钱大部分都买了瓶瓶罐罐,家里放的钱不多。可我家里都有30多万了,我老娘看着高兴也不是,愁也不是,哪天要是被查出了,那可就是真大事了。”

李和也确实估摸不清眼前,他想起了傻子瓜子的年广久赚了一百万,好像偷偷摸摸做,都被挂了资本家复辟的牌子,自己与苏明是不是太过招摇了,看了苏明一眼道“那就低调点吧,钱还是用罐子埋好。我横竖是个学生,租个房子,人家也不会挑我刺,你自己注意点就行,不要得罪人,跟在你后面的那帮子人,你也管好,不要打着你名号做事。”

苏明抽口烟,道“哥,我晓得了。你说啥时候是个头。你看吧,我以为有钱了,混个敞亮,也算个人物了。可一回头我老娘给我去寻摸亲事,人家还是嫌我没工作。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被迫与校草做情侣霸婿崛起穿越六零:丈夫带我进城了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踏准风口成巨富官场小白到主政一方离婚协议撕三次,带崽二婚他哭崩了穿越七零,我带着养子跑路了修真大能在校园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都市医仙,女总裁们最强救星国运求生:娇弱的我靠幸运值带飞炮灰:女友前世是病娇小男娘转世到香港之我是明星民国穿越女掌柜假千金出狱后全家都被逼疯了重生做股神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梦想成真却是1958重生93:拎着麻袋去捡漏透视医武在身的外卖骑手降龙传神级傻婿凡人的平凡一生凡人寻长生:科学修仙录我一堂堂演员绑定个曲库有啥用?妻子不愿意给我生孩子却给情人生爹死跟娘被拐改嫁我养大弟妹成家NPC救命我只想躺平爱吃狗香肠的小奇哥的新书编外的特工视频通万界:开局猴哥上榜请你,记得我来过惊!天机门小公主又在摆摊算命穿的每个世界主角都有病怎么办全球资本家:从大学开始当首富所有人偷听我心声改变悲惨未来绝世神龙重生入官场,草根变凤凰说好演反派,你怎么假戏真做了?